介绍我本人正在使用的笔记系统架构,讲解该系统是如何集成“卡片盒笔记法”和“P.A.R.A 信息组织法”,实现信息加工以及自我管理,最后简单谈谈笔记系统存在的意义。

关键词:笔记系统架构、卡片盒笔记、P.A.R.A、信息加工、自我迭代

笔记系统架构

基于卡片盒笔记法的信息加工路径

在我的笔记架构中,将信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级、六个类别:

  1. 输入信息:原始资料、上下文信息
  2. 卡片信息:文献笔记、思考笔记
  3. 输出信息:草稿、写作成果

首先,是输入信息。各式各样信息的载体,比如书本、视频教程、文章等等,都是原始资料。拿到这些原始资料后,摘抄原文、主旨句或者要点等等,这就得到了上下文信息。

接下来,是卡片信息。在输入信息的基础上,使用自己的语言转写文献笔记,也会同步记录思考笔记。这两类笔记,都有着相同制式,其模板酷似一张卡片,取名来自卡片盒笔记法,所以叫做卡片信息。

最后,是输出信息。随着某一个话题的文献笔记、思考笔记积攒地越来越多的时候,自然而然能从中发现可写的内容。那么,我就会将这一簇关卡片笔记中的关键笔记提出来,这就形成一篇大纲,也就是草稿。当然,草稿是没办法输出的,还需要经过打磨:(1)补充草稿中缺失的内容;(2)修缮原有笔记内容。使得草稿不断接近我所期望的成果,这个过程,通常持续一周时间。全都完备后,就发布到网络。

简单来说,输入信息要在笔记系统中搅碎,制作成一张张卡片,并依据写作成果重新组织。

基本结构如下:

  • 卡片盒(Evergreen):存放文献笔记、思考笔记
  • 写作成果(Writing):存放已发布成果、正在写的文章

Draw

可以看出:

  • 卡片笔记之间存在关联关系;
  • 每一篇写作成果都可以关联到多条卡片笔记;
  • 一条卡片笔记也可以在不同写作成果中使用。

P.A.R.R 信息管理系统

但是,只有信息加工路径,是不够地。还需要一套机制来管理信息并让这套体系运转起来。简单来说:

  • 如何存储不同类别的信息?
  • 如何做项目管理,哪怕最基本地,每一周、每一天要做什么?
  • 如何确保每天在做的任务对自己是有价值的?

为此,引入了 P.A.R.A 信息管理系统,该系统最重要特性就在于,能够反馈给使用者清晰明确的目标以及可执行的行动。这是一套“基于行动”的信息管理系统,而不仅仅是创建四个目录而已。

  • 领域(Area),是个人持续关注的长期目标。如果按照掌控习惯所提出的要求,领域应该是你想要构建体系,甚至更深层次地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
    • 领域将跨越时间而存在
    • 每一个领域,都有一个唯一序号,这个序号将作为后续卡片笔记的分类编号,比如:
      • 1.构建跨越时间的信息处理体系
      • 71.成为知识分享者
  • 项目(Project),有着明确结果和具体的任务。
    • 每当开启一个项目,都会创建一个项目文件,主要有三个作用:
      • 记录每个动作节点的排期,同时配合 GTD 追踪项目进度以及明确每天任务
      • 记录项目执行情况,并做好关联关系,比如:
        • 阅读了哪篇文章
        • 做了哪些笔记
      • 关联最终成果
    • 每个项目都归属于特定的领域,如果不是,那么该项目就不会开展,确保自己所做的任务都是朝着所期望领域前进(构建体系、塑造身份)
  • 资源(Resource),原始资料引文信息和上下文信息。
    • 单独存储,并且不随项目完成而消亡,资源的生命周期跟随着它所属的领域
    • 所有资源都将归属到特定的、活跃的领域之下,如果不是那么该资源应该跟随领域一起归档
    • 资源可以跟关联一至多个项目,也可以不关联任何项目
      • 不关联任何项目,通常发生在收集材料的初期阶段,随着某一些领域的下的材料越看越多,最终会知道要做什么项目
  • 归档(Archive),归档不再关注的内容。
    • 不再感兴趣的领域、不再进行的项目、随同领域一同灭亡的资源
    • 已经完成的项目文件

笔记系统架构

至此,结合“基于卡片盒笔记法的信息加工”和“P.A.R.A 信息管理系统”,构建个人笔记系统架构,得到如下架构:

  • 红色箭头代表了,信息加工路径:
    • 原始资料 -> 上下文信息 -> 文献笔记 -> 思考笔记 -> 草稿 -> 写作成果;
  • 绿色箭头代表了,信息归属关系:
    • 项目、资源,都将归属于领域;
    • 资源归属于一至多个项目,也可以只归属于领域;
    • 输出写作成果这件事情,也是当作一个项目来做;
  • 黄色虚线箭头代表了,信息归档关系:
    • 领域、项目、资源,一旦进入不活跃状态,都要归档起来
    • 已完成项目,自然也可以归档起来

Draw

基于以上的架构设计,相应目录结构如下所示:

.
+-- GTD/ 任务管理
+-- Kasten/
|   +-- Archive/ 归档内容
|   |   +-- Completed/ 已经完成的项目
|   |   |   +-- 两阶段锁、死锁处理以及锁粒度项目记录(writing).md
|   |   +-- Inactive/ 不再活跃的内容
|   |   |   +-- Disinterest/ 目前不感兴趣的资源
|   |   |   +-- Incomplete/ 做了一小部分的废弃项目
|   |   |   +-- xxx.某个不再感兴趣的领域.md
|   +-- Area/ 存放领域文件
|   |   |   +-- 1.构建跨越时间的信息处理体系.md
|   +-- Project/ 存放项目文件
|   |   |   +-- 个人笔记系统架构设计项目记录(writing).md
|   +-- Resource/ 存放资源文件
|   |   |   +-- 个人笔记系统架构设计/
|   |   |   |   +-- The PARA Method.md
|   |   |   |   +-- 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.md
|   |   |   |   +-- Niklas Luhmann’s Thinking Tool.md
|   +-- Evergreen/ 卡片盒:文献笔记、思考笔记
|   |   |   +-- 1,2b2a2 信息加工路径、P.A.R.A信息管理以及笔记系统架构.md
|   |   |   +-- 1,6 对笔记系统架构设计的思考.md
|   +-- Writing/ 写作成果:已发布、正在写的
|   |   |   +-- Published/ 已发布成果
|   |   |   |   +-- 两阶段锁、死锁处理以及锁粒度.md
|   |   |   +-- 个人笔记系统架构设计.md

让整个系统运转一次

就用这篇文章作为例子,看一看整个系统是如何运转的。

  1. 我有一个领域是:“1.构建跨越时间的信息处理体系”
  2. 接下来,我会去寻找相关的资源,比如:(1)“The PARA Method.md”;(2)“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.md”;(3)Niklas Luhmann’s Thinking Tool.md 等等
    1. 一开始的时候,这些资源并不会归属于某一个特定项目下,关联领域后,直接存储在 Resource 根目录下
  3. 阅读资料过程,会同步整理上下文信息,提炼出文献笔记和思考笔记,存放在卡片盒中,也就是 Evergreen 目录。比如:(1)“1,2b2a2 信息加工路径、P.A.R.A信息管理以及笔记系统架构.md”;(2)“1,6 对笔记系统架构设计的思考.md” 等等,每张卡片笔记都有相同的制式:
    1. 笔记编号
    2. 编号之后是文件标题
    3. 统一的内容模板
  4. 随着积攒地文献笔记和思考笔记越来越多,相关联的卡片会因为编号聚簇在一起,从中可以发现能写的内容,此时我会将这一堆笔记中的枢纽笔记提取出来,放在草稿中
    1. 枢纽笔记:跟大部分笔记存在关联关系,通常是概要内容
  5. 于此同时,我会创建一个项目文件。比如:“个人笔记系统架构设计项目记(writing).md”,用于管理接下来的执行过程
    1. 项目文件中一定有具体的排期、每天的执行动作
    2. 可以将该项目有关系的资源文件,也移动到成果同名的目录之下。比如:“个人笔记系统架构设计”。当然这么做只是为了让资源目录看着更加整洁,避免了根目录下有大量零碎文件罗列,这一动作这并不意味着资源文件只能用于一个项目
  6. 我的预期写作成果是:“个人笔记系统架构设计.md”,为了达成这一成果,我会关联文献笔记和思考笔记,补充遗漏内容,同时修缮原先的笔记。整个写作成果将架设在卡片笔记之上
    1. 每一篇被用到的卡片笔记,都会关联到写作成果
    2. 一篇笔记可能关联到多个写作成果文件
  7. 成果发布后,就可以归档
    1. 已完成的项目文件会移动归档目录下:Archive/Completed
    2. 写作成果移动到已发布目录下:Writing/Published

至此,整个体系已经完整运行一次,并输出一篇写作成果

打破笔记系统和大脑之间屏障

如何从笔记系统中发现能写的内容呢,也就是说如何打破笔记系统和大脑之间的屏障,达到真正地目的:“让大脑思考”。

直到现在,我们依然不清楚大脑的工作原理。为何依靠神经元以及填充在它们之间传递介质协同作用,就能做到多维的记忆功能、复杂的心理活动、丰富的个体性格等等( P15)。

但是,神经科学家的确发现,“学习新的知识时候,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会发生长时程增强(Long-Term Potentiation,简称LTP)现象,特点就是,前一个神经元反复刺激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神经元时,两者的突触连接的强度增强。这种增强可以持续很长时间,几个小时甚至于几天。”

该现象为我们的构建知识体系带来启发:大脑想要发现在笔记系统中隐藏的个人知识体系,那么需要反复地接收来自笔记系统的刺激。也就是说,我们需要每天重复地整理笔记系统中的笔记,从某一个笔记节点出发,跳转到另外一个节点,再到下一个节点,并且在这一过程中,不断思考笔记节点之间联系:(1)是否合理;(2)正向对比是如何;(3)反向对比又如何。可以一天只看几篇,但决不能中断,每天都要做。

通过重复整理,打破笔记系统和大脑之间的屏障。只有如此,笔记系统才有存在的意义,让大脑产生思考,而不仅仅只是记录信息。

其他一些小问题

为何不使用标签

标签并不会简化我的工作流程。它无法准确地概括笔记内容,并且随着标签数量膨胀,查找信息的效率会快速下降,维护难度也在增加。而大部分场景,通过标题、关键词搜索就能寻找关联笔记。最重要的是,一条文献笔记和思考笔记,不应该过多关注属于哪里,而应该是用在哪里。所以,我是将写作成果和笔记之间的链接当作标签来用。

笔记编号规则设计

  1. 逗号之前的数字代表了领域,此处是:“1”
  2. 逗号之后是数字(1,2,3…)和小写字母(a,b,c…)交替出现
    1. 第一篇笔记,标记为序号 1
      1. 从1衍生出来的一篇笔记,那么就标记为 1a、1b
        1. 从 1a 再衍生出来就标记为 1a1、1a2
      2. 如果超出 1z,那么就增加一个字符再从a开始,也就是 1za、1zb 即可

统一的笔记内容模板

Draw

总结

我致力于构建这样一个笔记系统。所有信息都在这个系统中揉碎、分解,并以相同制式的卡片进行存储,卡片笔记之间通过编号系统形成相关性,通过双链接构成关联性。接下来,在我写作的时候,这些卡片笔记将按照我的需要被重新组织。最后,还会自带管理机制,可以辅助我聚焦精力于核心领域和正在执行的项目,确保整个系统持续正向地运转。

希望这篇文章,能对你构建自己的信息加工系统,有所启发。

参考文献